随着王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屡遭失败,再加上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席卷大地,全国各地流民纷纷起义。其中,最为庞大且最具威胁性的起义武装便是齐鲁地区的赤眉军。
赤眉军的领袖名叫樊崇,字细君,出身琅琊。他天性勇猛,擅长战斗,是流民之中难得的军事英才。公元18年,即天凤五年,黄河改道后,青州和徐州一带的黄泛区发生了严重的大饥荒。樊崇见状,振臂一呼,迅速聚集起一支庞大的队伍,人数竟达到数万人。与其他绿林好汉相比,赤眉军因灾害重创,反抗情绪最为强烈,战斗力尤为惊人,地方官兵根本无法抵挡他们的攻势。赤眉军得名于他们将眉毛染成红色的特殊习俗,因汉代属火德,崇尚赤色,这些流民视自己为捍卫汉朝遗志的勇士。显然,赤眉军早已不是单纯的流民武装,而是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反抗力量,这令王莽极为头疼。不过初期的赤眉军中几乎无知识分子参与,也没有称帝建号的念头,组织松散,领导结构简单,最高领导称为“三老”,其次有“从事”和“卒史”,这些称谓源自汉代基层县乡的组织,可见赤眉军仍处于政治革命的初步阶段。虽然势力不小,王莽暂时并未过分担忧。
展开剩余82%除了赤眉军,河北、青州、兖州一带还出现了铜马、高湖、重连、五楼、瑗子路、董次中、徐异卿、迟昭平等多支流民起义武装。值得一提的是,迟昭平是一位女中豪杰,类似于之前的吕母,这也反映出全国范围内反对王莽统治的力量之广泛和深入。
到了地黄元年(公元20年),王莽自诩“土功”之象降临,遂下令拆毁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以及上林苑中的承光宫、包阳宫等十余宫殿,占地百顷,筹建九庙,祭祀祖宗,祈求天降福泽以消灾。为加速工程,他不惜卖官鬻爵,筹集巨额资金,强令工匠日夜冒雨赶工。结果灾难非但未消,反而数万民工因劳累过度而丧命。此举激起民愤,民间怨声载道,纷纷暗地里诅咒王莽。
然而王莽依旧自认无辜,不明白为何民众如此仇恨他。
天下战乱频仍,汝南儒生郅恽感时局危急,亲赴长安上书,声称天象异常,土星、木星、火星三大行星同现翼、轸星宿之域,而这象征汉家天命将在荆楚之地重振。他恳请王莽退位顺应天命。王莽闻书震怒,令郅恽以大逆罪下狱,但因其迷信天象,怕杀了郅恽会惹来厄运,遂不忍杀害,并派人劝其撤回言论。郅恽坚决不从,王莽只得以大赦放其出狱。郅恽后来流亡江湖,最终成为刘秀重臣,辅佐太子,官至长沙太守。
地黄二年,王莽皇后病逝。随后太子王临因与皇后侍女原碧私通,害怕事发欲谋弑父,被王莽发现后逼自杀(王莽亦曾宠幸原碧)。当月,另一个儿子王安与两个孙子接连病死。数日内,宫中接连五次丧事,令人感慨凄凉。王莽独自坐在冷清的皇位上,悲从中来,掩面痛哭,泪如雨下,悲愤交加。
王莽一生大公无私,六子中三子因违令被逼自尽,还有孙子、孙女、侄子、堂弟因牵连案件惨遭杀害,老妻王皇后也含恨而终,哭瞎双目。
尽管如此,王莽从未后悔或动摇。他坚信,作为伟大改革者,苦难是必须经历的代价。这冷酷的世道,世人的冷漠,你们怎能懂朕心中的勇敢、慈悲与大道?孟子言五百年有圣人出,千年前圣人为周公,五百年前为孔子,当今圣人便是朕!因此周公大义灭亲诛管蔡,朕亦效仿,杀子亦无妨。只要能复兴黄金时代,实现大同理想,任何阻碍者必死无疑!
振作起来的王莽,一面命令拆毁汉武帝与昭帝的帝庙,将死去子孙葬入其中,一面兴奋派遣45名使者遍访天下,广纳美女,挑选新皇后,计划举行规模宏大的婚礼,追寻远古黄帝“以百二十女致神仙”的传说。68岁的他还染须强装年轻,欲再享百二十春宵,以显示无所不能。这一举动不禁令人联想到一千九百多年后的希特勒,在生命尽头举行的那场特殊婚礼,似乎各国妄人皆以性为“冲喜”之法,显露末日疯狂。
与此同时,新朝派出两支正规军前往镇压流民最大武装赤眉与绿林。完成这些后,王莽自以为天下大定,便长居深宫,沉迷方术,纵情声色。
然而,这支新朝军队被史书记载为中国历史上战斗力最差的正规军。原本继承强汉遗志,理应战力卓越,却因糟糕制度和愚昧指挥,沦为一群无纪律的土匪。
王莽派出两万大军,由景尚、王党率领,前往青徐二州支援田况,共剿赤眉军;另一支军由严尤、陈茂统领,增援荆州牧,共讨绿林军。严尤为王莽故交,号称“军神”,曾征战高句丽,斩获首级,深得王莽信赖。
彼时绿林军已大败荆州牧,抢夺辎重,攻破城池,兵力达五万。赤眉军虽被田况阻止南下,但因饥荒加剧,势力持续扩大,兵力逾十万。然而,王莽仅给予景尚两万兵力,严尤更仅获百余官兵,需自募兵马。此种吝啬体现其轻视义军之态度。
果然,义军让官兵吃苦头。齐鲁地区田况治理尚可,但景尚军队却为害一方,横征暴敛,百姓怨声载道。官兵战斗力低下,一战即败,景尚亦死于赤眉军手中。
消息震动长安,王莽惊觉赤眉军实力非凡,若不尽快出重拳平乱,局势必将失控。于是他启用战国名将廉颇后人、战功赫赫的廉丹,将其统帅十余万大军东征平乱。为确保万无一失,王莽派亲信王匡监军,二人合力压制赤眉军。
地黄三年四月,王莽亲自送廉丹、王匡出征,突遇暴雨淹湿军服。路旁老人感叹天意不祥,预示军队难归。大雨为新莽军未来蒙上阴影,但军中仍肆意掠夺百姓,民怨甚重,民间甚至流传“宁逢赤眉,不逢太师”的讽刺话语。
原因在于国家粮草告急,王莽让军队自筹军粮,令士兵变成“合法”强盗,抢夺百姓。兵民相食,流民增多,形成恶性循环。廉丹采取守势屯军定陶,坚壁清野,迟迟未进攻;严尤亦迟缓行动。
王莽急得焦头
发布于:天津市大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